大明话事人 第337节

  “没必要!”林大官人说:“李涞与申相之间的关系,只怕比你近多了!
  你去提醒申相,那叫交浅言深,反而像是小人挑拨离间,完全没好处。”
  赵志皋又问道:“那就这样放任不管?等到出了事故又如何是好?”
  “这苏州城里,不是还有我吗!”林大官人霸气的说。
  赵志皋又道:“在老夫离任之前,还有什么需要办的,你只管说来。”
  林大官人摆了摆手:“没什么需要老先生做的了,三日后我就督运漕粮,出发去扬州了,然后在扬州水次仓坐镇一两个月。”
  常人确实理解不了林大官人的行事轨迹,苏州这边局势要紧张起来了,林大官人却大摇大摆的去扬州。
  等林大官人离开了巡抚察院后,有个幕僚对赵志皋说:
  “我观林泰来之意,似乎是故意等着出了什么事故,然后再出面收拾烂摊子。”
  赵志皋却警告说:“此话休要再提!你多想想杨修是怎么死的!”
  第三百三十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石知府也没例外。
  和前任交接完毕,石知府接管了府衙大印后,进行全体府衙官吏参拜仪式。
  众官吏在大堂见礼时,石知府发布了上任后的第一道命令。
  要求推官郭通将苏州城近两年来所有涉及到豪横势力欺压百姓的案件进行汇总,并上报过来。
  而且不仅仅包括被审判的案件,因为种种原因不予受理的诉讼也要一起汇总。
  有点经验的公门人物一看就能明白,新知府莫不是又要打黑除恶了?
  按理说,新官上任从打击地方黑恶豪强势力入手,应该是很常见的套路,不值得大惊小怪。
  比起其他事务,打黑见效快、影响力大、副作用小,堪称新官上任最具性价比的工作。
  可问题是,这里是苏州城,而苏州城有林大官人这个突破了传统的新型豪强。
  传统豪强确实大都是黑恶势力,而林大官人虽然够黑,但似乎又算不上有多么恶。
  没有通过收税敲骨吸髓的鱼肉百姓,没有把大量普通百姓逼到家破人亡卖儿卖女,也没有没有大规模放债开赌坊。
  所以林大官人虽然名声响亮,号称手底下伤人过千,但其实在民间没有什么太大的民愤。
  像其它什么降低盐价,开新城门缓解交通拥堵,给苏州争取到减免过去十年拖欠钱粮,增加就业岗位之类的事情,更不可能有民愤了。
  从大堂出来后,众官吏议论纷纷,有人说新知府背景硬,所以艺高人胆大;也有人说,新知府不明地方实情,所以傻大胆。
  无论大小官吏怎么想的,新知府的指令下来了,郭推官该照办还是要照办。
  众所周知,郭推官原先是吴县的郭县丞,协助林大官人劳苦功高,升为了府衙推官。
  所以郭推官在苏州府官场上,毫无疑问是铁杆林派。
  看到知府要搜集地方豪横势力的信息和线索,郭推官立刻派了亲信长随郭光,向林大官人通风报信去。
  林大官人在苏州的据点实在太多,一般人想找到林大官人非常不容易。
  但郭推官知道林大官人最近主业是组织漕运,大部分时间都在苏州卫运军分署。
  林大官人听了郭光的报信后,笑道:“你晚到一会儿,我就要走了,明天直接出发前往扬州。”
  郭光恭恭敬敬的问道:“我家老爷还在等着大官人的回话。”
  林大官人就说:“告诉你家老爷无须多虑,一切如常而已,有什么问题,等我从扬州回来再说。”
  郭光传话回去,郭推官久久无语,这种时候林泰来还敢离开苏州去扬州?
  应该说这林泰来到底是心大,还是狂妄到看不起知府?
  知府好歹是四品黄堂,尤其南直隶的知府是可以直接对接朝廷的,也不能太不把知府当回事吧?
  更别说这石知府背景也很硬,有整个清流势力撑腰。
  但林大官人真不像郭推官所想的那样无所作为,送走报信的长随郭光后,林大官人稍加思索,就去了申府。
  此时申二爷正在偏院里,亲自调教着几名十六七岁的家妓,练一段新出的曲目。
  他手里还提着一根小棍子,看到或者听到不对的地方,就朝家妓身上肉最厚的地方打。
  林大官人站在院首,看到这一幕后,忽然有点嫉妒申二爷了。
  感觉申二爷这日子,才是人生啊。
  申用嘉瞥见了表情复杂的林泰来,诧异的问道:“你心疼哪个?送给伱?”
  “没这意思!”林大官人连忙道:“其实今天过来,是要提醒一下二爷!”
  申二爷疑惑的说:“有什么大事,能专门让你亲自跑一趟提醒?难道家父下台了?”
  林大官人:“……”
  申二爷直觉果然惊人,竟然险些猜对了正确答案。
  “不然还有什么大事,能让你亲自跑腿提醒?”申用嘉又反问道。
  林大官人回答说:“听说那知府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是要打击豪强了。
  所以特来提醒二爷,千万要注意,不要被抓住把柄。”
  申二爷忍俊不禁的哈哈大笑:“有人说,江湖越老,胆子越小,果真如此!
  区区一个知府,还能让我们害怕?你林泰来的豪气去了哪里?”
  林大官人没有和申二爷一起吹逼,继续劝道:“最近形势紧张,我看桃花坞拆迁修园工程,可以暂停,不要被抓住破绽!”
  申二爷不服说:“什么形势紧张?我怎么完全感受不到?”
  林大官人还在苦口婆心的劝道:“桃花坞修园工程涉及到大量宅地的拆迁和兼并,在当前形势下是很敏感的事情,说不定就要闹出些是是非非出来。
  那石知府正在寻找典型案例,二爷万万不可因小失大,万一被知府整治就不美了。”
  申二爷怒道:“谁敢整治我?你林泰来的胆量怎么变得如此之小?给石知府十个胆子,也查不了我们申家!”
  申二爷真不知道林泰来怎么想的,到底在担心和害怕什么。
  林大官人还在苦劝:“二爷别冲动,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小心驶得万年船,真没必要顶风作案!”
  申二爷感觉自己这宰辅公子的尊严受到了挑衅,林泰来这是有多看不起自己?
  难道区区一个知府,都能收拾申府二爷?开什么玩笑!
  林大官人见劝不动申用嘉,甚至越劝越来劲,只能暂且离开了。
  申二爷觉得这是近一年多来,自己首次在气势上压倒了林泰来。
  目送林大官人走远后,申二爷便对家妓们挥了挥手:“接着奏乐,接着舞!”
  申家园林的修建,进度也不能停!反而要提速,并且加大力度!
  等园子建好后,一定要抓林泰来过来写诗!
  从申府离开后,林大官人就出了城,在横塘镇林家大院过夜。
  然后准备在第二天,汇合了属下们后,直接出发,去扬州城接收自己的产业和女人。
  左护法张文忍不住问道:“苏州多事之秋,坐馆真的要去扬州?就不怕后院着火么?”
  面对张文这样的绝对心腹,林大官人透露了几句说:“其实石知府的目标并不是我,我着什么急?”
  (本章完)
  ------------
  第三百三十一章 调虎离山
  在原本历史上,苏州知府石崑玉以打击豪强而闻名,在苏州抓住了申家人违法的把柄。
  当时在别人眼里,巡抚李涞和申首辅交情很好,而且首辅申时行确实也想让李涞把事情摆平。
  按照正常套路,巡抚李涞的办法不外乎以下两种。
  要么找知府石崑玉谈判,进行利益交换;要么利用职权,强压石知府,帮助申家人脱罪。
  结果李涞的行动让后世人匪夷所思,他居然非常无厘头的凭空诬陷石知府,直接指控石知府贪污了吴县县库五千两银子。
  石知府当然不可能承认,然后李巡抚就这样与石知府激情互喷,矛盾大幅度升级。一下子把事情彻底闹大,到了朝野轰动的地步。
  朝廷派人去苏州查了查,结论就是石知府清清白白,完全没有贪污。
  由于石崑玉之前制造出了好名声,李涞这种“污人清白”的行为立即引发了巨大的公愤。
  接下来就是常见的戏码,一干清流言官疯狂围攻巡抚李涞和疑似幕后指使者申首辅。
  李涞扛不住压力辞官了,申首辅也心累的不想干了,就和李涞前后脚一起辞官了。
  每每想到这段历史公案,林大官人就觉得,巡抚李涞的表现像是一个卧底,是敌对势力埋伏在申首辅这边的自杀式人肉炸弹。
  不然的话,李涞那些行为动机根本解释不通。
  所以一看到新知府叫石崑玉,新巡抚叫李涞,林大官人立刻就明白,阴谋来了,而且提前三年来了。
  站在上帝视角,林大官人当然也能看出,别人如此大费周折,主要目标肯定不是自己,而是申首辅。
  因为拿出一个顶级巡抚加一个顶级知府为代价,只为打死一个林泰来,那显然是不划算的。
  毕竟在高层政治人物的眼里,他林泰来就是申首辅的一个党羽而已。
  所以还是让申二爷招摇过市,继续大拆大建,继续兼并田产,站在最前排卖个破绽吸引敌方火力吧!
  敌人从申二爷这里入手,才能直接牵扯到申首辅!
  这就是林大官人敢于暂离苏州,前往扬州的底气。
  反正已经知道了对方的大致套路,等到出了事情后,林大官人再回苏州收拾烂摊子就行了。
  与此同时,林大官人也有心训练一下组织的抗压性,看看自己不在苏州时,社团上下能不能承受一定压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