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败给了小皇后 第38节
   
   
   
   
	  戚延收紧瞳仁,竟才想起来这桩事。
  他也许是罚过她抄那些什么破书,可他不记得她晕了墨,吉祥再罚她补上。
  他甚至都没有见过这些经文,没有见过这么好看娟秀的字。
  他沉喝:“朕龙体好得很,不需要这些破经文。”
  温夏微顿:“它们不破的。”
  她的嗓音很轻,却透着坚不可摧和一点不愿言说的情绪。戚延没有见过这样的她,甚至他如今与她并不相熟,除了夫妻这面上的名分。
  他记忆里从前的她不是这样,是天真烂漫,是嘻嘻哈哈,还细心熨帖。每回他被父皇母后罚了,都只有她陪着他跪,只有她从小衣衫里掏出藏过来的鸡爪鸡腿,悄悄塞给他。
  站在他面前的是他认识过的温夏,可却也不是了。
  她花容苍白,半挽的乌发柔顺垂于双肩,安安静静地低眉,似随时等候暴怒的他发落。
  戚延居然觉得,他竟有难言的时刻,难言心底这股奇怪逆堵的滋味。
  他终是冷冷地道:“朕不喜欢看经文,等朕想到要你写的再议。”
  “来人,扶皇后回寝宫休息,服药。”
  她始终只是低垂眉眼,没有意外,也没有欣喜,扶身朝他行礼:“臣妾谢过皇上恩典。”
  宫人搀扶着温夏离开了书房。
  戚延视线落在那些笔墨竹简上,恼喝宫人:“把皇后这些东西都收起来,染了风寒还让她写字,不要命了!”
  宫人战战兢兢领命。
  门口看了好半天的梁鹤鸣:“皇上……”
  戚延回眸,深不见底的目光似冰冷剑刃。
  梁鹤鸣:“……臣是说,你还去比剑吗?反正你肩上也有伤,不行就算了,顶多算个弃战,世人也不知道是你。”
  “这点事并不影响朕比剑。”戚延疾步跨步书房,气仍未消。
  梁鹤鸣被他撞到肩膀:“皇上拿臣撒什么气,罚她抄经的又不是臣。皇上还是仔细想想还罚她抄了什么吧。”
  ……
  幽静的竹林间,剑光四起,寒冽剑气凌厉划破寂静长空。
  一直到与那剑客比试上,戚延想遍了也都没想到他还罚温夏做过什么。
  武者归心,剑士绝不可走神。
  这一场比试,戚延自诩功法上绝对能赢的,可竟输了。
  直到对方利剑刺向他身体,他本可以还招,但凝神归位已是不及,侧身一避,剑刃刺向了他左臂。
  那剑客也是讲究,见他不避已在收手,但还是刺破他皮肉。
  戚延:“我输了。”他收起剑就要走。
  青衣剑客:“你玩老子!”
  这一场比试,戚延明明自认输了,剑客依旧不依不饶,觉得被他鄙视,没被重视,一定要拉着戚延再战一回,不许他留情。
  比试终于结束,青衣剑客被戚延凌厉招式击退在竹林间,倒地喘息。
  戚延将剑凌空扔给梁鹤鸣,调整气息沉步飞出林间。
  回程的马车上,梁鹤鸣为戚延手臂处的伤口包扎,叹道:“好在那是个讲究人,没真扎进来。”
  “朕也没真刺他。”
  “但你还是受伤了。”
  戚延微顿,目光忽然讳莫如深:“朕说过,若遇高手,伤又何妨。”
  他忽然觉得马车不够快,下令驾车的陈澜再快一点。
  第27章
  行宫之中, 青州郡守常善治已等候多时,终于等到戚延回宫。
  他所来是为黑衣刺客一事, 可惜查无所获,整个青州就只搜出两名潜逃的黑衣刺客,皆在被捕后服毒自尽。而南城门外离开过一支可疑的商队,但常善治派人再追上,也为时已晚。仵作从那毒上也验不出方向,毒乃砒/霜,各地皆能弄到。
  禀完这些, 一袭绯袍的常善治跪在殿中,惶惶不安,等候发落。
  戚延侧坐在龙椅上, 左肩两处都是伤,身体只能懒懒斜靠才舒服些。他剑眉下的眼眸深不可测, 周身气场森寒逼人,闻言自然是怒的, 冷冷道一声“蠢货”。
  “两个人换十几人出城,声东击西,调虎离山,这点伎俩你都看不出来,当什么官?”
  常善治只得深深伏下年迈的脊梁。
  “叫仵作验尸,肚子里吃的什么, 什么时辰吃的, 都给朕挖清楚。”
  这毫无温度的声音下, 常善治哆嗦地起身, 唯恐原本戴得安安稳稳的乌纱帽被摘去。皇后迁居青州,他本已尽最大的能力做好了一切, 明明皇后娘娘呆得舒舒服服,明明连街头巷尾的黄口小儿都知当今皇上不看重皇后。抓个刺客,不过是走个流程,只要尽力了查不清也就算了。
  到此刻,常善治总算明白,皇后该是与以往不同了。
  紧张的气氛下,宫人小心将温茶奉至御前,戚延饮罢睨向眼前宫女。
  到底不是专业侍奉在御前的宫人,宫女并不机灵,没有瞧出这深不可测的眼眸之下是什么意思,惶恐地跪下。
  戚延眸子越来越沉,如果跟前是个太监的话,他早就踹了下去。
  梁鹤鸣在旁提醒那宫女:“皇后如何了?还不向皇上禀报。”
  宫女恍然般,忙答得十分老实:“皇后娘娘未再抄经文,眼眶红过,奴婢与如意换值时在珠帘外瞧不真切,皇后娘娘像是落泪了,不知是否是去岁患过眼疾所致的。如今娘娘服了退热的药,已睡下。”
  戚延听到这声“眼疾”,才想起去岁她患过雪盲症……
  他便一时沉默了。
  梁鹤鸣道:“皇上可要去瞧瞧皇后?”
  “朕不瞧,朕腿疼,宣个太医给朕看看肩处伤口。”
  “腿疼看什么肩?”梁鹤鸣问得一本正经。
  戚延冷冷扔给他一个“闭嘴”的眼神。
  肩胛处的伤倒是在与那青衣剑客比武时被撕开了些,太医处理的细钳拉出一股痛觉。戚延波澜不惊受着,拉好寝衣,任宫女穿上外袍。
  于他而言,青州行宫实在窄小,只有拙政园宽阔许多,临凤居更称不上多气派。
  自拙政园的甬道走出尽头,便是一面黑瓦青墙,穿过墙上这扇月洞门,便是亭台楼阁,假石山水。且因行宫多年未曾入住皇家贵人,这楼阁未维葺,山水未布景,其下池塘生着杂草。若放春夏季,戚延都觉得这池子寒酸得不适合养鱼养莲,更适合蟾蜍霸占。
  一路行到此处,再往前便是临凤居的宫殿了。
  侍奉一旁的宫女一路低低禀着:“往西面有一片梅林,是娘娘常爱去的地方。行宫后山还有一处山涧温泉,也是娘娘喜欢的,娘娘每日午时都会去泡上半个时辰,常在温泉水中泡得睡着了。”
  戚延一面听着,皱起眉:“不会感染风寒?”
  “回皇上的话,不会感染风寒,池子四面有帷纱,泉水热乎着呢。”
  戚延停了脚步,眼眸远眺前处。
  宫女如今已揣摩出了一点机灵劲,顺着帝王的视线暗暗望去。
  宫阙四方的庭院中,屹立着高大的银杏树,枝桠上系着春节里众人祈愿的红绸带,正随风飘动。
  “庭中有一棵银杏树,娘娘刚入行宫时便说是有年头的老树,秋日里有了金灿灿的落叶应该会好看。到秋日时,那棵银杏树果然都是茂密的金黄叶子!娘娘中秋节还在树下弹琴赏月呢。现下树上飘的红绸带是迎春时系上去的祈福带,最上头的红绸是娘娘的。娘娘心善,允许奴婢们也将心愿挂上去。”
  戚延望着树梢顶端飘飞的红绸,唤了云匿去取下来。
  时隔除夕那夜不过才半月光景,这墨迹还很新亮,温夏的字迹娟秀工整。
  窥探别人心愿是不好。
  但戚延总觉得应该弥补她些什么。
  他垂眸看完了她的三个心愿,视线却停留在墨汁湮去的第四行上。
  她写了什么?需要写完再犹豫地抹去?
  将红绸还到云匿手上,戚延命重新系上去。
  ……
  温夏的病养了两日,总算是退了烧,也好转许多,不似病中疲累绵软。
  著文腿伤已愈些,跛着脚入寝宫禀报道:“娘娘,御前陈统领说那些黑衣刺客查得有些眉目了,皇上想问您些事儿,若娘娘起不来便下次再问。”
  温夏已在殿中踱步疏络四肢,她肌肤本就似玉色的白,如今也少有再笑,面上淡淡的,更添几分纤弱。
  “皇上在何处?”
  “就在殿外。”
  温夏淡声道:“容我换衣觐见。”
  绕至屏风后穿上一件莲青色凤纹长衣,温夏坐到镜前,白蔻为她发髻间戴上红梅花簪。
  “娘娘,不为了您自个儿,也得为了温家考虑,您别再与自个儿过不去了。”白蔻忧心道。
  那日戚延命温夏不可再抄经,下令她回宫养病时,他前脚离去,温夏便忍不住流下泪来。
  宫人也许都觉得她是终于盼来帝王恩宠了。
  可于她不一样,他的恩说来便来,他的厌也无人可以反抗。她并不觉得他这隆恩是多大的好事,她只是觉得自己命不好,似随意可以折腾的物件。凭什么他就可以对她这般厌弃,又这般开恩?说让她抄经就抄经,说停也是由他主宰。
  可白蔻劝的话挑不出错来,这么多年,该承受的与不能承受的,她早已习惯。为了温家,他看上这副皮囊,那就拿去吧。她只是绝不会将他放在心上。
  行进主殿,她的凤座上坐着男子修长挺拔的身躯。
  温夏扶身行礼:“臣妾拜见皇上。”
  戚延道了赐座,目光自她身上淡淡掠去一眼,如常道:“温家有燕国的仇家?”
  温夏微怔:“那些黑衣刺客是燕国人?”
  戚延淡应一声“嗯”。
  陈澜禀道是仵作自刺客腹中食物所判断,他们所食的牛干与藜饼皆产自燕国,虽然大盛也有这些食物贩卖,但结合部分人肺部看,有吸食烟叶的特征,而先皇是禁烟的,只有燕国不禁。
  也许是陈澜的禀报太具体,温夏从未听过解刨这样的事,眼底有盈盈怯态,绣帕轻轻掩了下唇。